新闻中心
product
联系我们
contact
地址: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 南阳路博金商贸城9层
电话:18538760785
邮箱:
网址:www.daohua1.com
2022-03-18 来源:
大米烹饪法介绍
不管是籼稻还是粳稻,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,作为日常主食不调味,仅加水烹饪为原味米饭。
从印度向西栽培籼稻的地带,不是没有原味米饭,但是使用油脂烹饪是主流。用油炒淘净的米,然后用盐、香辛料调味,常常加蔬菜煮,作为杂烩饭或西班牙炒饭食用。烹饪这种米饭的地区和利用乳制品的地区相一致。畜牧地区使用乳制品的黄油或奶油等,地中海圈使用橄榄油烹饪的比例非常高,这样的烹饪体系和稻米的烹饪结合在一起。
原味米饭地带的东亚和东南亚是非畜牧圈。在以米为主食,不仅是热量来源,也是主要的蛋白质来源的地区,每次吃饭都会吃大量的米饭,没有调味的米饭可以吃很多。以小麦粉作为主要原料也一样,没有调味的面包比蛋糕能吃得更多。
原味米饭的做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:
一、去水法
第一个方法是在大量的水中煮。把洗干净的米放在水中煮,使米中的淀粉糊化。这样继续煮的话就成了水分很多的粥,然后取出多余的水,用文火继续煮, 部分水分被米吸收,另一部分蒸发掉,饭就做好了。这种烹饪法因为去除了一部分含有稻米成分、有黏性的米汤,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营养,但可以吃到清爽、蓬松没有黏性的米饭。
“去水法”做的饭,在东南亚的许多地区和中国的北部和南部(虽然中国北部不是传统的稻作地带,但是自古以来通过大运河,从长江流域运来大量的米,因此也经常吃米)这些以籼米为主食的地区特别普遍。这是把本来黏性就少的籼米变得黏性更弱的制作方法。
二、粥和煮干法
第二种方法不像第一种那样中途去水,而是直接把水煮干,叫作煮干法。
这时,如果最初加水太多,就不是固体的食物而成为流食的粥了。粥因为水分很多,单位数量的营养含量少,但是因为不用咀嚼就可以啜食,所以是病号饭或者没有食欲的早餐中备受欢迎的主食。在中国稻作地带的城市居民和朝鲜半岛的上流社会中,有在早晨喝粥的习惯。但是在中国,体力劳动的农民们仅仅依靠粥不能得到充足的能量,所以普遍从早上就开始吃干饭。
直到最近,日本西部地区的早饭还有加入便宜的绿茶或粗茶煮粥的习惯。有名的大和“茶粥”就是把粗茶放入茶叶袋中,加入大量的水熬,还经常加入蚕豆等材料。农民们虽然也吃茶粥,但那是为了节约米,通过多加水来得到吃饱的感觉。
因为容易消化的粥是病人的饮食,在早上喝粥的地区以外,一般不把粥作为日常食品。一般在米以外加入杂粮和蔬菜,用煮干法做成混合的饭。
调节好米和水比例,煮好的天吸收所有的水分,就成为干饭。这是日本最普遍的做饭方法,被称为煮干法。
煮时必须严格规定米和水的比例,调整火力大小。如果是粳米,虽然标准是水、米体积比例在12-13倍之间,但是新米的水量要少一点,必须根据米的干燥程度、品种而微调水量。
“刚开始小火,然后大火,即便孩子哭也不能掀开锅盖。”就像这句谚语所说的,先用文火加热,米粒在锅中对流止焦煳,必须改成文火。这种技术复杂的烹饪法,在日本被认为是最好吃的米饭的烹饪方法。但是,在用柴煮饭的时候,为了微妙地调节火力,主妇要守在灶边不能离开。
这种煮干法除了日本,非律宾和中国的长江流域也使用。在朝鲜平岛,传统上是去水法,但是现在也普遍使用煮干法。
随着日本发明的电饭煲的普及,在东亚、东南亚各国的家庭中,广泛食用煮干法炊制的米饭。
三、蒸饭和粽子
第三种方法就是蒸米,主要用于糯米的烹饪。
籼稻和粳稻都有糯米的品种。糯米和粳米的淀粉性质不同。吸了水的糯米 旦加热,淀粉会迅速糊化。在用锅、釜煮的时候,最初受热的锅底、釜底的米粒会变成糊状,互相黏在一起。这样一来,就阻碍了对流,因为锅中的米不能随着水一起运动,在锅底就会形成焦层,热量无法传递到上层,成了夹生饭。
因此,各地在烹饪糯米的时候,首先要把米浸泡在水里,充分吸水之后,放入蒸锅蒸,制作糯米饭。
但是,日常性地食用糯米的地区有限,缅甸东北部和掸邦泰国北部和东北部、老挝、中国云南等省的少数民族,每天吃蒸锅做的糯米饭。
在亚洲的其他地区,用糯米蒸的糯米饭、包成小包煮熟的粽子,只作为仪式食物食用。粽子是用植物叶子包上吸水后的糯米煮,不妨碍对流加热。
煮饭法变迁之谜
考古学家认为,弥生时代已经用煮干法煮饭。考古发现很多这个时代的无釉土器,外面沾有煤,内侧粘着米粒。可见这是煮饭的土器,用的是和现在一样的煮干法。
但是古坟时代的5世纪之后,属于硬质土器须惠器的蒸笼“甑”在居住遗址中被大量发现。